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正文

记者实测 AI 换脸软件:4 款软件仅 2 款有标识,“视频由 AI 技术合成”

来源:新快报·ZAKER广州    时间:2023-02-10 08:12:33
VCG 供图

" 换脸诈骗 " 有法管,《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实施满月

近年来,随着合成技术发展,技术门槛降低,不少合成技术例如 AI 换脸、合成人声等可达到 " 难分真假 "、" 眼见未必为实 " 的地步,该项技术甚至被不少不法分子利用当做诈骗工具。去年底,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信部、公安部发布《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下称《规定》),其中明确提供合成人声、人脸生成、沉浸式拟真场景等生成或显著改变信息内容功能的服务的,应当进行显著标识,避免公众混淆或者误认。该《规定》自今年 1 月 10 日实施以来已满一个月,《规定》的实施为合成技术的使用带来了什么改变?新快报记者对多款 AI 换脸软件进行了测试。

【背景】


【资料图】

" 假靳东 " 事件两年多后 短视频平台仍能搜索到相关账号

看似复杂的深度合成技术离我们真的还远吗?其实并不然。2020 年,就发生了 " 假靳东 " 事件,并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广泛的讨论。事情的起因是江西一位六旬已婚女性自称在抖音上结识了 " 靳东 ",甚至在他的 " 召唤 " 下去长春找他,想要和他一起生活。事实上,她所结识的 " 靳东 " 是不法分子盗用名人的照片或视频片段通过剪辑配音制作出短视频。随后,不少中年女性被骗的案例被爆出,靳东工作室针对网络用户在短视频平台假冒靳东的名义、利用靳东的形象开设账号一事发布声明,表示 " 东弟弟 "" 靳东 " 等一系列账号均非本人,将依法追责。

时至今日,新快报记者通过关键词 " 东弟 " 搜索发现,仍存在部分使用深度合成技术发布虚假短视频在社交平台传播。新快报记者在一个名叫 " 东弟,。" 的短视频账号之下看到,该账号的粉丝量已经超过 1.8 万,获赞数已达 6.6 万,置顶的视频内容就是诱导网友提供联系方式:" 姐姐,想你的时候怎么联系你呢,很想知道你在干什么 ...... 把联系方式给弟弟。" 头像使用的是靳东的照片,发布的 16 条视频中均使用了靳东的照片,但各条视频的配音音色都不相同。

新快报记者调查发现," 假靳东 " 的骗术并不高明,视频当中往往采用非常粗糙的抠图技术,说话的口型也与音频完全对不上,甚至人物口音也是飘忽不定、截然不同。然而," 假靳东 " 的嘘寒问暖,视频整体呈现贴合中老年人的审美风格,给这类视频披上了亲和的滤镜。就是这些年轻人看起来 " 一眼假 " 的视频,不太熟悉网络环境的中老年人而言却难以意识到这场骗局。

" 我每天早早就刷到你的视频,几次告诉你我的联系方式,但没收到你的回应。"" 亲爱的弟弟,你好吗,姐姐想你了,想见到你。" 点开这些 " 东弟弟 " 账号留言不难发现,留言网友多为中老年人,这些账号有的是诱导点赞、评论赚取流量,有的甚至通过理财、卖货等方式来欺骗中老年网友。老人一旦上当受骗,不但钱财遭受损失,身心健康也会受到严重伤害。

■软件弹窗提示 " 严禁使用未获得本人授权同意的照片 "。

【案例】

去年广东首例涉人脸识别公益诉讼案公开宣判

去年 7 月,广东省首例涉人脸识别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民事公益诉讼案公开宣判。在该案中,郑某通过即时通讯软件向社会发布可代查高清身份证照片、身份证号码等个人敏感信息的广告,并组建群组专门用于个人信息非法交易。看到广告后,任某、戴某、陈某 3 人打起了贩卖身份证等个人信息的歪心思。他们通过广告加入了该群组,按照顾客提供的个人信息,从郑某手中购得与个人信息相匹配的高清身份证照片,利用照片中的头像制作 AI(人工智能)视频卖出,从中赚取差价。

这些利用高清身份证照片制作的 AI 视频,可以完成点头、眨眼等动作,能够通过一些 APP 的人脸识别身份验证,也就是说,在当事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可能就被一些软件判定人脸识别成功,造成个人信息泄露。截至案发,郑某等 4 人出售公民个人信息 2000 余条,造成了大量公民个人信息被泄露甚至被冒用,严重侵害公民个人信息安全。

而就在《规定》实施后的第一天,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法院公布了一起因 "AI 换脸 "APP 违法使用他人视频引发的肖像权纠纷案件。该案中,小芝是一名网红达人,热爱古风汉服,经常在某视频网站发布古风汉服照片和视频,粉丝人数 40 余万,在圈内外具有一定的知名度。2022 年 6 月,小芝发现上海 A 公司运营的 "AI 换脸 "APP 中有自己发布在网络平台的古风造型视频模板。小芝认为,该公司未经自己同意将自己的视频作为视频模板供用户进行 "AI 换脸 ",严重侵犯了自己的肖像权,于是将 A 公司诉至法院,要求赔礼道歉、刊登道歉声明并赔偿损失。最终法院判决被告 A 公司在其运营的 "AI 换脸 "APP 首页显著位置发布道歉声明并赔偿原告小芝经济损失。

【实测】

使用 4 款深度合成技术应用软件体验 AI 换脸时

有的会弹出个人信息保护指引

有的想解锁高级功能先买会员

说起深度合成技术就不得不提最广为人知的 AI 换脸技术。

名为 "zao" 的 AI 换脸软件在 2019 年横空出世,其宣传卖点 " 仅需一张照片,出演天下好戏 ",用户可以将经典影视角色或爱豆视频替换成自己的照片,并能分享到微博、微信等平台。该款软件的蹿红,使得 AI 换脸技术迅速攻占人们的视野。但在蹿红后不久,其用户协议上的 " 霸王条款 " 备受网友质疑,用户质疑点在于使用 APP 换脸时所上传的个人静态和动态图片是完全免费,不可撤销、永久、可转授权和可再许可的,相当于将肖像权卖给平台。时至今日,该款软件已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 " 一键换脸 ""AI 换脸秀 ""FacePlay(秀脸)" 等 AI 换脸软件。

此次《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实施要点之一,是深度合成服务提供者提供合成人声、仿声、人脸生成、人脸替换等服务可能导致公众混淆或者误认的,应当在生成或者编辑的信息内容的合理位置、区域进行显著标识,向公众提示深度合成情况。如今《规定》施行已满一个月,实施情况如何呢?新快报记者通过下载安卓、苹果应用商店下载量靠前的 AI 换脸软件进行实测。

记者下载了 " 一键换脸 ""AI 换脸秀 ""FacePlay(秀脸)""AI 换脸 " 等四款深度合成技术应用软件,使用软件前均出现了大同小异的提醒:" 视频换脸技术类似视频版 PS 技术,利用人脸图像和视频结合。人脸照片在视频合成后会立即删除,不会保留你的人脸照片和数据。"" 请确保你使用的照片获得本人授权同意,严禁使用未获得本人授权同意的照片,如因照片未授权对他人肖像权造成侵犯所产生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测试的一款软件有免费使用次数,消耗了免费使用次数则需要进行付费。例如 FacePlay 应用程序可以进行初步体验,如果想解锁高级功能,需要支付 17 元的周会员,或者 128 元的半年会员。在体验 AI 换脸时,有个人信息保护指引弹出,其中明确 " 我们会遵循 Al 换脸隐私政策收集、使用信息,但不会仅因同意本 Al 换脸隐私政策而采取强制捆绑的方式收集信息;相册、文件读写权限均不会默认开启,只有经过明示授权才会在为实现功能或服务时使用,不会在功能服务不需要时通过您授权的权限收集信息。" 在进行 AI 换装时,也有提示表明,系统不会保留人脸照片和数据,需确保使用的照片获得本人授权。

在记者测评的几款 AI 换脸软件中,只有 2 款软件 "AI 换脸秀 " 和 "FacePlay" 在生成视频后有明显的水印标识提示 " 视频由 AI 技术合成 "。

■使用 "AI 换脸秀 " 软件生成的视频,视频左上角有标识 " 视频由 AI 技术合成 "。

【建议】

广州市政协委员、广州仲裁委员会仲裁员谭国戬:

视频发布平台要核实用户身份信息

对监测涉诈异常账号应当重新核验

成年人看到 AI 换脸的视频尚且真假难辨,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无疑是摆在面前的 " 天堑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 50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2022 年 6 月,我国网民规模为 10.51 亿。网民的年龄结构显示,50 岁及以上网民群体占比为 25.8%,60 岁以上网民群体占比为 11.3%,由此估算老年网民群体数量达到 1.18 亿人。此外,《报告》显示互联网应用也在持续发展。其中,短视频增长最为明显,截至 2022 年 6 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 9.62 亿,较 2021 年 12 月增长 2805 万,占网民整体的 91.5%。

提高风险意识和信息保护意识

老年人该如何提高防诈骗意识呢?广州市政协委员、广州仲裁委员会仲裁员谭国戬建议,日常生活中,市民应当积极参与防诈骗活动,了解防诈骗知识。同时,提高风险意识和信息保护意识,不随意填写个人信息,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另外,要提高家中老人、小孩的防范意识,提醒他们在遇到类似情况时应和家人确认,切勿贸然转账。谭国戬说,倘若受骗,市民可求助于所在街道 / 镇司法所、公共法律服务站、村 / 社区法律顾问、律师事务所、12345 政府服务热线等,也可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向网信部门等主管部门举报诈骗信息。市民还可以及时向相关平台进行反馈和举报,使得诈骗信息获得及时的处理。另外,市民可通过诉讼的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针对上文提到小芝的案例,北京浩天(广州)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万隆则表示," 使用未经授权的视频进行 AI 换脸将涉嫌侵犯他人的肖像权或著作权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著作权人的保护作品完整权,相关权利人可要求平台下架视频并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有权要求侵权人对自己赔礼道歉,并且赔偿因侵权行为给受害人造成的损失。"

应用商店要落实上架审核责任

谭国戬同时提到,虚假视频的发布责任应当归属于视频发布者和视频发布的平台。平台负有风险防控责任、侵权责任、未转通知和未采取必要措施的责任,平台承担核实用户真实身份信息、对监测识别的涉诈异常账号应当重新核验、对设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办理许可或者备案手续、履行合理注意义务、协助公安机关办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依法调取证据提供技术支持和协助等责任。

谭国戬表示,建议深度合成服务提供者制定和公开管理规则、平台公约,完善服务协议,落实真实身份信息认证制度。采取技术或者人工方式对输入数据和合成结果进行审核,建立用于识别违法和不良信息的特征库。发现利用深度合成服务制作、复制、发布、传播虚假信息的,应当及时采取辟谣措施,保存有关记录,并向网信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报告。设置便捷的用户申诉和公众投诉、举报入口并及时反馈处理结果。

同时,应用程序分发平台如互联网应用商店等应当落实上架审核、日常管理、应急处置等安全管理责任,核验深度合成类应用程序的安全评估、备案等情况。网信部门和电信主管部门、公安部门依据职责对深度合成服务开展监督检查和防诈骗的宣传、教育力度,如在短视频平台设置安全弹窗,提醒用户在观看营销内容和涉及支付的视频时提高警惕。

■使用 " 一键换脸 " 软件生成的 AI 换脸视频截图。

●知多 D

深度合成技术

《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当中明确指出,深度合成技术是指利用深度学习、虚拟现实等生成合成类算法制作文本、图像、音频、视频、虚拟场景等网络信息的技术,包括但不限于:

(一)篇章生成、文本风格转换、问答对话等生成或者编辑文本内容的技术;(二)文本转语音、语音转换、语音属性编辑等生成或者编辑语音内容的技术;(三)音乐生成、场景声编辑等生成或者编辑非语音内容的技术;(四)人脸生成、人脸替换、人物属性编辑、人脸操控、姿态操控等生成或者编辑图像、视频内容中生物特征的技术;(五)图像生成、图像增强、图像修复等生成或者编辑图像、视频内容中非生物特征的技术;(六)三维重建、数字仿真等生成或者编辑数字人物、虚拟场景的技术。

■采写:新快报记者 麦婉诗 杨喜茵 陈慕媛

审发:黄越尧 编辑:曾贵真

X 关闭

推荐内容

这是标题

Copyright ©  2015-2022 华东养生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6840号-41   联系邮箱:2 913 236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