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钱是中国社会独有的观念,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来说,中国人都是极其爱存钱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不确定的未来能够有一定的生活保障。
现代因为有着银行的发展,所以人们储蓄方面以及投资方面的使用是比较便利的,但是在中国古代,中国古代并没有银行等一些机构,就连类似的银行机构,钱庄也是在清代才产生。那么古代人究竟是如何存钱的,衍生出来的寺院金融又是怎么回事儿?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一、古代人的存钱方式多种多样
1.古代由于并没有典型的存钱机构,所以古人一般会换成较为值钱的物品
中国的钱币发展是源远流长的,从现在的考古发现,自商朝以来,中国就有货币。只不过那个时候的货币发展并不成熟,还是一些简单的一些贝壳,贝壳虽然能够作为一般等价物进行一些交换使用,但是由于其背壳有着易被腐蚀,磨损的特点,所以作为一般等价物时不恰当的。所以在西周时期,以至于后来的春秋战国时期,开始用一些铜钱或者是青铜制成的物品来作为一般等价物。
这样的货币习惯一直延续到中国唐朝时期。从西周以来到中国的唐朝时期,这段时间内中国使用的货币大多数都是一些铜钱,或者是黄金,白银等一些一般等价物。黄金白银的诞生时期较晚,一般是中古以后才有黄金和白银作为一般等价物,进行商业行为的出现。到了明清时期,白银,黄金成为了市场上流通的主要一般等价物。
由于贵金属本身带有体积小,密度小,值钱等一些特征,所以导致一些富贵人家,他们在存钱的过程中,一般会将黄金白银作为自己储蓄的方式。但是一般富贵人家一般会有大量的黄金白银,那么大量的黄金白银也造成了体积过大的一个特点,所以这个时候,他们往往会将大量整箱整箱的黄金白银埋藏于地下。
一般来说,富贵人家他们会专门制作一个地窖来藏自己的黄金,白银,并且在地窖中,如果稍微严密或者技术允许的情况下,还会设置一些机关来防止外人的进入。这是较为直接的一种存钱方式。对于一些普通老百姓,甚至一些重复人家来说,所留存下来的积蓄是没有富贵人家那么多的。
因为这些社会下层民众,他们维持平常的物质生活就已经极其勉强,基本上是没有太多的盈余空间。故此贫苦人家他们一般的存续方式比较简单,也就是用一些布或者方巾进行一定的简单包裹,然后藏在自己的柜子里面,或者是相匣里面。一般来说这样的柜子都是带锁的。现在的一些农村家庭,还有这样的柜子出现。
总的看来,这些方式都是较为直接的储蓄方式,并没有运用过多的手段,并且这样的存钱方式有着一定的隐患。万一有人发现了地窖,或者通过一些意外巧合,尾随着人人进入地窖,这些都是有可能的。包括平民百姓的储蓄方式,藏在柜子里面,也并不是一种万无一失的存钱方式。故此存钱方式是较为简单的。
2、换成价值高,保值的东西
除了如此直白的储蓄方式以外,其实还有另外一种较为麻烦的储蓄方式。就是将自己手中的真金白银直接换成当时价值高,并且在一段时间内不会贬值的物品。那么在古代来说,价值高并且不会贬值的,应该是只有土地或者是房产。
所以一些大户人家,他们往往会有千亩万亩的良田来作为自己的一个价值储蓄。在一些史书上也能够很明显地看到女子的嫁妆还是男子家的财产,大多都是以土地形式进行一定的计算或者是储存的。
中国古代本就是一个传统的农业经济国家,那么对于土地的需求一定是只增不减,并且土地可以长时间保持在一定的价值。当然有一个时期除外,那就是战争时期,战争时期,国家一般都会进行强征土地,那么这个时候拥有较多土地反而会成为较低价值的体现。
但是一般这个时候,一些富贵人家会往往将这些土地变卖成实际的真金白银,然后出去逃避战争。但是这样的做法,比上述的一些将真金白银藏在做法,反而要安全的很多。
因为土地资源一旦购买,那么所有权就是在自己的手上,并不会因为其他的一些方式而转移到他人的手上,如果要转移到他们的手上,那么就必须要通过契约或者是一些特殊手段才能够进行一个完整的转移。
贫苦人家并没有如此多的财产,并且就算有一些盈余的钱,一般也会去购买土地。因为土地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者,所以贫苦人家若想要过上足够的物质生活,那么土地是必不可少的。
3.存钱在钱庄也是一种选择
除了上述所说的一些私人储蓄方法以外,其实当时的古代社会也有一些机构是专门进行储蓄的。比如后世出现的钱庄。钱庄的出现,如果要从严格意义上谈的话,应该是出现于清朝。
但是实际上的钱庄也就是在社会上通用的钱庄,其实在宋代就已经产生了。宋代的商品经济发达商业贸易活动较为频繁,所以人们一定会拥有大量的财产,那么大量的财产无法进行一个私人储蓄的时候,钱庄就顺应当时市场上的需求而出现了。
但是宋代的钱庄功能并不完善,因为宋代的钱庄毕竟是刚刚才开始出现,相较于明朝的钱庄来说,明朝的钱庄来说更加完善,但是明朝的钱庄是由政府组织的,那么就带有极大的限制性。因为当时的一些商业贸易,一些利润属于一种灰色收入,故此是不方便交由政府经营的钱庄来进行储蓄的。
并且强庄的设置也有一定的地域限制,钱庄的设置一般都是建在东南沿海等一些经济发达地区,那么对于一些西部地区,其实钱庄的设置是较少的,所以在储蓄方面也会带来一定的困难。在清朝时期,一些私人钱庄开始大范围的经营,遍布于当时各个地方的码头。
二、货币经济的活跃推动寺院金融的发展
1.寺院可以作为储蓄的场所
中国古代虽然没有较为专业化的银行出现,但是在中国古代还是有一些机构充当着银行的作用,比如中国古代的寺院。按道理来说,应该是举行佛教或者是宗教仪式的一些场所。
但是在中国古代,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这些寺院也通常被用于金融贸易的往来。古代中国其实佛教是比较兴起的,那么甚至因为佛教太过于狂热,统治者为了压制住一定的思想狂潮,不得不采取了的灭佛运动。
在如此频率高的灭佛运动一下,佛教虽然受到一定的打击,但是很快又可以在原有的社会土壤中得到一定的复苏。唐朝虽然举行过一些灭佛活动,但是唐朝的佛教还是发展得较为迅速的。
到了宋代,由于宋代的统治者也信仰佛教,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并不排斥一些寺院的建立,所以当时宋代的一些寺院是具有较为广泛的权利的。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权利,允许经济在寺院的一个流通。
由于统治者崇尚佛教,导致宋代的一些平民百姓也崇尚佛教,所以佛教信徒在中国是很多的,那么在此种时候,佛教就成为了主流。往来的以及人员密集地区。对于商业经济来说,人流是最重要的一个经济来源,或者说是经济因素。所以在此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下。寺院也逐渐开始兴起经济的发展。
寺院的模式一般都是通过一些活动的举行或者是佛教的一些论坛,讲座来吸引人们,同时也让人们购买一些所谓的金融产品。这些金融产品中很自然,储蓄也算为一种。
并且由于当时寺院经济的流行,当时的很多王公贵族,甚至是一些富商大户,也通常是将自己的储蓄放在寺院。并且一定时期内还可以获得一定的收益。有点儿类似于现代银行的操作。不过就贫苦百姓来说,由于存下来的钱较少,一般来说是不具有储蓄的资格的。
2.寺院金融有着较为完善的程序
并且这样的寺院经济和其他的一些历史上产生的一些机构并不一样,寺院经济由于经济因素的大量汇集,导致寺院金融成长得过于迅速,在很短的时间内,寺院就可以发展一套完整的程序来进行经济的操作。
所以在那个时候存钱是要一定的手续的,并且要有本人初定的收据,以及在取钱的时候,也是要进行一定的手续,其实也证明了一个程序的完善。包括对一些金融产品的推荐上寺院一般会推出一些保平安或者是婚姻祝福的一些金融产品。这个有点像欧洲社会的赎罪券。
三、总结
人爱财,这是人性逐利的本性所导致的。虽然古代并没有一个十分专业的机构出现,但是古人也凭借着自己聪明的脑袋,发明出了各种各样的存钱方法。但是很遗憾,这些存钱也仅仅是存钱,并没有使得这些钱生钱,所以导致中国商业经济被压制。
参考文献:
1、《秦汉史》
2、《隋唐史》
3、《新唐书》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华东养生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6840号-41 联系邮箱:2 913 236 @qq.com